蒋介石一生中最大的对手,可能并不是毛主席,也不是我党,真正在国民党内几次对蒋介石构成致命威胁的人,其实是李宗仁。
然而相较于蒋介石,李宗仁似乎永远“棋差一招”,甚至就连李宗仁的长子李幼邻都说过,自己的父亲,永远都不是蒋介石的对手……
克星
蒋介石和李宗仁曾经是拜把子兄弟,或者说一直都是,两人也从未真的说过“割袍断义,恩断义绝”。
不过当年蒋介石为了笼络人心,拜把子兄弟那是一大把,但是和李宗仁当年拜把子的时候,多少还是有几分真诚的。
展开剩余90%毕竟当年的李宗仁,也算是蒋介石这一票拜把子兄弟中,最值得利用的一位。
北伐前的蒋介石,势力其实非常小,而且还受到汪精卫和胡汉民等人的压制,因此蒋介石非常希望和同样被压制的李宗仁联合。
加上李宗仁这个人也是国民党右派,对我党的态度比较敌视,所以蒋介石有一段时间是真的认为李宗仁是自己的“知己”。
而且李宗仁当年也确实相当的支持蒋介石,在北伐战争初步胜利之后,蒋介石和汪精卫陷入了“国都之争”。
当时蒋介石死也不要把首都定在武汉,而是执意要定都南京,关键时刻是李宗仁旗帜鲜明的支持了蒋介石。
否则仅凭蒋介石的实力,想要在南京定都几乎就是不可能的。
但是这也是李宗仁和蒋介石的最后一次合作了,之后的蒋介石,可以说处处表现的都像是李宗仁的克星。
1927年8月,在李宗仁为首的桂系逼宫之下,蒋介石第一次下野,李宗仁也掌握了国府的军事大权。
应该说李宗仁是比蒋介石更能打仗的,在李宗仁掌权之后,很快就扭转了徐州溃败之后的颓势。
然而李宗仁却没有江浙财团的支持,更没有张静江这样的铁杆,所以几个月后,李宗仁就因为拿不出钱而四面楚歌,蒋介石也得以复出成功。
当时的蒋介石只能说刚刚崛起,也是立足未稳,甚至可以说当时就是李宗仁战胜蒋介石的最佳机会,但是李宗仁却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。
而在这之后,李宗仁看似又很多机会打垮蒋介石,但是两人却早已不再是同一个量级的对手了……
为什么赢不了
李宗仁斗不过蒋介石,这一点就连他自己的儿子其实也有认识,之所以李幼邻敢于下此断言,恰恰就是因为他非常了解自己的老爹。
李宗仁是国军一级上将、军事家、中华民国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副总统、民国代总统,也是“末代总统”。
但是李宗仁却没有自己的政治理念,他有自己的地盘、派系和军队,所以总体而言,只能算是军阀+政客。
李宗仁斗不过蒋介石,本质上还是因为李宗仁自身的性格问题,李宗仁其实是个好人,这就是他在蒋介石面前最大的弱点!
其自幼好动不好静,心胸开阔,心地善良,他说他从小就不愿意坐下读书,宁可下地劳动。
而且李宗仁非常喜好冒险,在军校时就被人叫“李猛仔”,所以李宗仁有从军的天赋,他也是从草根做起,军校毕业当排长,之后在枪林弹雨中一路升迁,最后自立门户。
最终他和白崇禧、黄绍竑两人组建新桂系联盟,以武力的方式统一了广西全境,成为了民国的一号军阀。
新桂系和晋系、黄埔系以及滇系军阀都不同的地方在于,新桂系本质上是一个军阀联盟,是“多头政治”。
这一点其实反倒类似于川系军阀,但是新桂系却没有闹出来“二刘争四川”这样的乱象,反而一直合作的比较顺利。
本质上就是在于李宗仁宽广的胸襟和器宇,早期李宗仁和黄绍竑合作时,黄绍竑曾经带领自己的嫡系投奔其他人,甚至还带走了李宗仁的部分人马。
但是李宗仁却并没有和黄绍竑绝交,黄绍竑后来又回来和李宗仁继续合作,李宗仁一样不计前嫌,既往不咎。
后来的台儿庄会战,李宗仁之所以能够指挥的动各派杂牌军,本质上就是因为李宗仁的人格魅力,以及他能够平等的对待所有人。
让杂牌军忘我作战,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们一样的军饷、一样的补员、一样的装备,那他们就会感激你,李宗仁就是这么做的。
对待黄绍竑和杂牌军如此,对待白崇禧也是一样,白崇禧这个人有才,个性很强,恃才傲物,作为李宗仁的参谋长,常常是独断专行。
即便是这样,李宗仁也没有说什么。
北伐战争中期,白崇禧破格提拔了自己的亲信党军长,李宗仁的亲自被气走,李宗仁本人也没有说什么。
如果不是因为李宗仁这个人大气,那么这些事情就都不会发生,后来黄绍竑投了老蒋,可是一件对不起新桂系的事情都没有做,后面更是维护了李宗仁的利益。
张发奎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提及,李宗仁对自己的勤务兵都非常客气,张发奎不由得感慨,像是李宗仁这样宽厚的高级将领,并不多见。
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,李宗仁又是不合格的,因为新桂系内部并不团结,俞作柏和李明瑞投共,黄绍竑、杨腾辉投蒋。
汪精卫就曾经提醒过李宗仁“要有主义”,要团结周围,不能仅靠哥们义气,那样是靠不住的,但是政治就是新桂系的短板。
李宗仁能够当选副总统,是依靠他自身的威望以及黄绍竑的权谋击败的孙科,淮海战役国军惨败,老蒋输光了本钱,白崇禧拥兵逼蒋下野。
李宗仁也得以出任代总统,他终于坐上了这个宝座,但是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李宗仁的政治能力相差蒋介石太多。
李宗仁做不到白崇禧所说的杀伐果断,也做不到黄绍竑建议的那样对我党让大步换取和平,美国援助争取不来,还处处受到蒋介石的掣肘,甚至就连一个杨虎城和张学良,他都救不出来。
五心不定,六神无主,最后就连多年的老友黄绍竑和白崇禧都对他彻底灰心,离他而去。
张发奎对李宗仁的评价是:“胆子太小,难成大事。”
最终李宗仁的结局也不好看,黄绍竑北上投共,白崇禧赴台投蒋,李宗仁只能远赴美国,得到了一个最差的选择。
在美国碌碌无为十多年,最终返回大陆,到底还是倒向了我党……
参考资料
《[史海存真]蒋介石与李宗仁的恩怨情仇》 张家康
《蒋介石与李宗仁的“深厚兄弟情”》 周战生
参考资料
《[史海存真]蒋介石与李宗仁的恩怨情仇》 张家康
《蒋介石与李宗仁的“深厚兄弟情”》 周战生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